我的故鄉:苗栗縣苑裡鎮,最早於乾隆六年(1741年)開始開發,本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喔灣麗社居住地,漢人寫成「宛里」、演變成「苑裏」、「苑裡」,讀音用客家話念如「房裡」。明鄭永曆18年(1664年)鄭經退守台灣,為獲得充足糧食派劉國軒前往半線(彰化)屯田,當時鄭氏王朝擴張領土的行動,威脅到統治台中一帶的大肚王國,永曆24年(1670年)大肚社、沙轆社、斗尾龍岸社舉兵反抗,連鄭經也親征。劉國軒先後擊敗沙轆社、大肚社,將沙轆社的平埔族從數百人屠殺只剩6人。後劉國軒屯兵大甲鐵砧山,開始經略蓬山八社及後瓏五社,這是官方首次接觸苗栗沿海地區。
可參考筆者先前文章<苗栗縣苑裡鎮房裡古城古蹟:順天宮建於雍正2年(1724年)、房裡溪官義渡示禁碑(大約道光16年(1836年),時任晉升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婁雲立碑、蔡泉盛號建於昭和元年(1926年)>,連結為:
https://terrylogin.blogspot.com/2023/06/blog-post.html
房裡城古蹟有:順天宮(建於咸豐6年、1857年),稱為城內媽祖,及蔡泉盛號創立於日治時期明治30年(1897年)。
本文來看看其他苑裡市區的古蹟:
1、苑裡慈和宮:地址:苑裡鎮中山路305號
維基介紹如下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8B%91%E8%A3%A1%E6%85%88%E5%92%8C%E5%AE%AE
相傳康熙53年(1714年)福建水軍吳將軍受命平定福建沿海海寇,為求剿匪順利,親往湄洲天后宮恭請媽祖第十二分靈的香燈媽供奉於主帥船上。一日海上忽遇風暴,漂流至房裡溪口船頭埔海邊。吳將軍將神像暫奉於苑裡望族陳五志(陳志城五兄弟)家族宅中,平定後欲請神像回朝繳令,陳家及地方信眾懇留鎮衛此地,所以康熙55年(1716年)在苑裡街尾(今苑裡市場)建媽祖廟,後神像成為苑裡慈和宮開基神像。
當時房裡為泉州人所住,漳州人則住苑裡街,當時泉漳械鬥激烈,乾隆37年(1772年)年春,陳志城、胡國林、黃君佐等擇地新建媽祖廟。其中陳志城為年幼時在康熙末年隨母親李慈勤、弟弟陳志德、陳志誠、陳志興、陳志考自漳州府詔安縣來臺灣。該家族在康熙58年(1719年)向通霄平埔族以布匹九百匹、糖五百斤、火油一百斤,換取苑裡到後龍新港仔土地,並立契約為證。媽祖廟新址在北勢庄(今苑北里),該地即為陳家獻出建廟。乾隆38年(1773年)媽祖廟完工,名「蓬山慈和宮」,該年置「海國標靈」匾額。石碑記載建廟經過、建廟花費白金六千多元,出錢出力者數百人,北廂房地藏王殿左龕以「陳五志」之名祭祀陳志城五兄弟。
至於房裡居民(主要為泉州人)最早於雍正2年(1724年)建了內城媽祖,咸豐3年(1853年)爆發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,苑裡街成為漳州人群居地,苑裡泉州人於房裡莊以北新建房裡街,咸豐6年(1857年)在新建房裡城建了房裡順天宮,因此北邊的慈和宮媽祖稱為「城外媽祖」。
慈和宮香爐刻「弟子曾牛喜出」與「乾隆三十六年立」字樣,匾額「海國標靈」於乾隆38年(1773年)立,廟內有許多古老文物。
2、保安宮三府王爺:地址:苑裡鎮天下路197號
民國73年甲子年改建石碑就寫百年前興建,因此歷史應有140年以上。另一石碑寫三府王爺(朱府、李府、池府)創建於乾隆17年(1751年、應為1752年)、道光16年(1836年)建築,大正元年(1912年)改建,當時這一帶(苑裡街道較北邊)應該是苑裡最繁華的地段。
3、海口寶靈宮(原五龍宮):地址:苑裡鎮海岸里92-2號,《苑裡鎮志》與廟碑記載乾隆11年(1746年)建廟,最早廟在庄南陳厝後、遙望土地公港及蓬溪(房裡溪)交會處。嘉慶13年(1808年)遷建於海口庄地號104蕃地(從原五龍宮舊址搬遷)。主祀五顯大帝。
4、社苓里福德祠:建於乾隆30年(1765年),古時位於牛埔仔尾叫做下庄仔,有大甲官道經過、經山柑三敆湧通過,往舊社崁頭車路巷通往貓裡(苗栗),是交通要道。
5、山柑茄苳腳福德祠:在山柑里有名的老茄苳樹附近,茄苳樹齡超過兩百年以上,據傳先民移居到山柑里一帶,老茄苳就已經矗立於此,庄民就以茄苳樹做為地標,稱為「茄苳腳」。根據廟內重建石碑紀載廟建於清朝,民國45年信士獻地簡單石頭建祠,民國57年信士再獻地建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