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繼續介紹台中市大安區的廟宇第二集,上次介紹幾所廟宇:和安宮建於嘉慶10年(1805年)供奉金吉姚三府王爺、北汕保安宮建於嘉慶14年間(1809年)供奉金李池三王爺、蘆竹湳福安宮建於乾隆8年(1743年)安奉朱李池三府王爺、頂安里王爺宮廟(安田鎮安宮)建於1972年供奉蘇池王爺及太子元帥,請建筆者先前文章連結如下:
有人問我為何要一直介紹這些鄉里農村間的不知名古蹟、或是一些不怎樣古老的廟宇?
原因只有兩個:
第一、筆者從小對於歷史就很有興趣,在讀書期間我們熟讀中國各朝代歷史,也熟悉許多帝王將相的歷史,但對於我們成長的台灣,以及我們腳下這塊故鄉土地,我們卻幾乎不熟悉。我們故鄉周圍大約是從明朝末年鄭成功1661年占領台灣開始,漢人開始進入台灣開墾,大多數人祖先甚至更晚才到台灣,比如清朝初年康雍乾時期,或者清朝中葉嘉慶道光之後(我的祖先就是道光年間從廣東梅縣過來台灣苗栗開墾)。有些人祖先是更晚的清末或日本時代,有些是1949年蔣介石退守台灣開始,但大多數人對自己故鄉都沒有太多了解,因此筆者想要盡量補足各種鄉野資料,但因為筆者不是專業歷史學者,盡量以親身探訪拍照為主。
第二、知名的歷史事件多以帝王或是社會上的賢達等人為主,但其實大多數平民,就是平凡生活在這塊土地上,筆者大多以騎自行車或以機車為調查主軸,特別關注庶民的徒步足跡,以及各種生活場域的實踐,看到許多廟宇老屋融合在現代人生活,這就是歷史最積極的意義。
知名的歷史學家、提出台灣島史觀的曹永和老師認為:
歷史是由「人、時、空」三個因素互動交織而成的,其中「空間」更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基本場所。 在這個多族群共生共享的舞臺上,各種人物於不同年代連番登場又消逝,因此歷史不斷呈現階段性的演化,然而,不論演員如何更替,舞臺卻始終存在。
我們祖先在百年前曾在這舞台生活、現在是我們在生活,這個時空值得我們好好認識、並且記錄給往後、未來有可能在同樣舞台上生活的人們。
今天要繼續介紹大安區及大甲區廟宇如下:
松雅保安宮:地址為:大安區松雅里松1街3號、相傳建於咸豐年間,主神為保安廣澤尊王。廣澤尊王生前是五代時期福建南安的一位牧童,蛻化成神後屢屢顯靈,成為南安當地的鄉土守護神,其信仰更從南安擴及整個閩南,又隨移民遷徙傳播到台灣、香港和東南亞等地,頗具影響力。光緒年間編撰《鳳山寺志略》和《郭山廟志》對廣澤尊王進行詳細記載。
正殿廣澤尊王神像
https://www.th.gov.tw/epaper/site/page/128/1847
臺中市大安區松雅村內有多棵老樹,行人常於樹下歇腳,因此原名為松仔腳,直至民國34年改名為松雅村松子腳。該地區奉祀之主神為保安廣澤尊王,保安廣澤尊王向來為民間重要的信仰神祇之一,並且亦是泉州後裔供奉之守護神。據該宮志所載:廣澤尊王清道光年間迎來奉祀,於咸豐年間建廟,初時為小廟,續經擴建、增修建築至今規模,現已為庄民信仰寄託之所在。
保安宮除奉祀主神外,左龕供奉神農大帝、右龕為開臺聖王、中桌則是太子元帥,陪祀尚有妙應先妃、十三太子(太保,在台灣說法是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的十三個兒子,或尊王的分身)等神明。該宮原只是一間向西的土角厝小廟,臺灣光復後因空間不足,改移至日據時期所設之講習所,並加以改建。該宮建築特色為「垂脊下方佈滿珊瑚、硨渠貝,表現出臨海的廟宇。」
相傳道光年間,福建泉州府移民俗民歹狗仔者來台,為祈求一帆風順平安渡過大海,前往福建詩山鳳山寺迎請廣澤尊王金尊隨身庇佑。咸豐6年(1856年)將廣澤尊王金尊迎入本里總兵館,改為大松宮。民國66年選定現址新建廟宇,於民國70年初完成,遂改稱為保安宮。民國86年擴建兩邊廂房,廂房上增築龍鳳樓閣,也於民國87年完工。民國109年外牆舖貼花崗岩石,線路及燈具全部換新,完成保安宮現有的規模。宮內除供奉廣澤尊王為主神外,尚供奉神農大帝、開臺聖王(鄭成功)、太子元帥共四尊神明,是松雅里里民信仰中心和精神堡壘。
1977年重修碑捐獻內容:
牌樓及香爐(歲次丙戍、應該是2006年)還有石獅
廟前有籃球場還有松雅社區活動中心,廟右側看到原本舊的香爐(歲次丁巳年、應該是1977年改建時的香爐)
保安宮外有以下值得一看的石刻:1993年的建設富麗農村推廣精緻農業紀念誌碑、還有1993年省主席宋楚瑜贈松雅農村社區石刻。
大甲建興宮:地址為大甲區建興里如意路21巷1號,建於光緒15年(1889年),建興地區古時候為道卡斯族所稱「崩山八社」或「蓬山八社」中的雙寮社。因大安溪堤防修築,使雙寮社部分地帶成為大安溪床。在郁永河紀遊中,雙寮社正是南北交通的要道,記錄如下:
至溪所,眾番為戴行李,沒水而過,後扶餘車浮渡,雖僅免沒溺,實濡水而出也,渡汎三溪,率相越不半里,已渡過大甲社(崩山社),雙寮社,至苑里社…。
關於日治時期修築堤防可參考以下:【穿越時空瞰台灣】海線地帶 鐵道與堤防的百年身影,節錄內文如下:
http://www.rhythmsmonthly.com/?p=31439
今日,我們行過大安溪橋時應會疑惑,為何日南在大安溪的北岸,但卻並非劃入苗栗苑裡治下,而包括日南、西歧、銅安等里在內的溪北地區,俱是屬台中大甲地界。日治初期調製的台灣堡圖上,清楚描繪原大安溪、大甲溪沖積扇面上,河汊分流的舊貌。移墾時代的海翁窟(大安)港或五汊(梧棲)港,皆是位於兩溪下游支流的河港,後因淤積而沒落。即是因著河川的搬運與堆積作用,下游河水左右漫流、河道不時變動,而早期聚落多位居河漫灘上地勢較高處。日治初期的大安溪主河道,實為今中苗交界之北的房裡溪,火炎山堤防的完成,將房裡溪原有水流往南壓束;而後,日治中期至戰後初期,下游堤防漸次完備,大安溪才固定為今日所見,所謂「溪北地區」僅是水泥堤防時代的人們才有的地理認知。
可參考中研院網站介紹:
https://crgis.rchss.sinica.edu.tw/temples/TaichungCity/dajia/0603026-JXG
相傳道光15年(1835年)一日一艘唐山王船飄到今大甲建興南勢園塭仔寮港一帶,附近民眾相攜前往察看,發現船中供奉三尊紙糊王爺,分別為朱王、李王與池王爺,民眾遂在海邊搭蓋草寮,供奉三尊王爺,日後易以土石小廟。
(大安北汕保安宮則為嘉慶14年間(1809年)王船靠岸,北汕庄民趕去迎接時,船上神像香爐已被五甲、下大安庄民迎走一空,北汕卻有神明降駕指示船上還有神像,於是請乩童將甲板撬開發現甲板底下還有「李、金、池」三尊紙身王爺,於是迎回北汕庄供奉。)
後來塭寮港一帶受大安溪泛濫影響,光緒15年西勢社庄民集資獻地,廟宇6 坪廟庭35坪的廟,遷建於今址。大正11年(1922年)日本整治大安溪,將分叉的房裡溪等五條溪流,全部築堤導入今大安溪,促使塭寮港一帶村莊遷移,良田成河床。村民大量遷移至西勢社今址。昭和 15 年(1940年)廟宇傾圮重修。
昭和18年(1943年)大安溪堤防六股段潰堤,洪水橫掃日南地區,災情嚴重。災後緊急修堤重建,卻遇太平洋戰爭,美軍猛烈轟炸、掃射臺灣,民國35年1月行政區預定名,因從水患中走出,圖興盛,里名為「建興里」。
建興宮多次整修:民國46年廟宇重修、取名「建興宮」、民國55年又重新翻修,民國69年鄉民集資2 百萬擴大廟地,重建成今日廟貌。民國88年重修屋頂剪黏。
正殿朱李池三府千歲及牌樓(牌樓在數百公尺外接近西濱61道路)
改建碑紀錄捐獻及委員等名單,廟內有一本建興宮志,有機會到廟參觀可以翻看,有完整雙寮及附近歷史介紹。
宮外道路旁有一間建興宮宗教民俗文化館,但參觀時未開,旁邊有一福德祠:建興里福德祠,改建時間為1994年、香爐為歲次壬午年2002年。